合格评估

企业文化

合格评估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首页 > 正文

学生工作者专业成长研修班讲坛第七期——泰山科技学院白军彭部长解码校园活动设计与实施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01:29 来源: 责任编辑:学生处管理

为深化学生工作者对校园活动设计与实施的专业认知,助力构建更具活力与温度的育人场景,7月21日,广州华商学院首期学生工作者专业成长研修班以“校园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特邀泰山科技学院书院部部长白军彭通过腾讯会议作线上分享。研修班学员侯英杰主持,全体学员齐聚云端,共探校园活动育人的创新路径。

4CCCB

以“森林大书院”为镜,构建浸润式育人场域  

讲座开篇,白军彭部长以“森林里的大书院”为核心意象,生动拆解其育人内核:“大书院=能量空间+师生共同+教育生活”。  

在“能量空间”的打造上,他将书院比作“看不尽的艺术品”——泰山石刻传习社、红色决策展览馆等6大主题场馆,搭配89个功能房间(含师生研讨室、社团活动室等),共同构成浸润式成长场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知文化张力;在“师生共同”层面,他倡导“师生是精神生命的合作体”,鼓励教师卸下身份壁垒,与学生平等共筑教育生活;而“教育生活”的落地,则以“创造附近的时空组合”为目标,通过“相约书院·校长共膳”“师生集体生日会”等品牌活动,让教育突破课堂边界,自然融入日常。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院一品”的特色矩阵:“本草社区”创意行将传统医药文化与实践结合,泰山大学生酒文化节让地域特色与青春活力碰撞,生动诠释了书院文化的多样性如何点燃育人活力。

7BCF5

借“森林解药”为方,破解活动设计痛点

针对校园活动策划中“形式单一、参与度低、育人效果弱”等难点,白军彭部长提出“森林解药”的系统方法论——以“四大角色定位”打破思维定式,用“十味配方”串联全流程设计。

“角色破局”是首要突破点:活动参与者可同时化身“组织者、参加者、观摩者、创造者”,从不同维度挖掘价值——“创造者”主动输出创意,“观摩者”提炼经验,“参加者”沉浸体验,“组织者”把控全局,多视角的切换让活动价值更立体。

“十味配方”则覆盖活动全流程:从“动议源起”的初心锚定、“时间匹配”的节点选择、“空间选择”的场域营造,到“现场布置”的细节打磨、“关照到人”的情感联结、“内容文案”的温度传递,再到“细节把控”的风险预判、“宣传推广”的价值扩散、“视觉颜控”的审美培育、“总结提升”的经验沉淀,每个环节都藏着育人契机,让活动从“形式热闹”走向“内涵深厚”。

77309

以“活动即教育”为魂,沉淀特色育人实践

在活动实施层面,白军彭部长围绕“森林里的大活动”构建系统化供给模型,让育人价值落地生根:  层级上,贯通“校、院、班、坊”四级体系,确保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类型上,融合艺术、体育、社团、公益等多元领域,满足学生差异化成长需求;形式上,通过“漫投、竞赛、体验、互动、分享”等创新触点,让活动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投入”;进阶上,以“特色项目+书院领导力课程”为载体,推动活动从“单次体验”升级为“持续成长体系”。

一个个鲜活案例更印证了“活动即教育”的实践逻辑:“相约书院·校长共膳”三年迭代(2023年“星耀泰科”、2024年“奔赴热爱”、2025年“春·家宴”),从师生对话到精神共鸣;“师生集体生日会”跨越30期的温暖延续,从简单庆祝到情感共同体构建。每一场活动,都是育人故事的生动注脚。

白军彭部长的分享,不仅解锁了校园活动设计的方法论,更传递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育人初心。研修班学员纷纷表示,将把“森林大书院”的理念与“森林解药”的智慧融入实践,让校园活动成为连接师生、滋养成长的纽带,助力华商学院育人生态更添温度与活力。

6DE15

未来,华商学工讲坛将持续聚焦学生工作前沿议题,为学工队伍专业成长注入更多智慧与动能。

研修班学员讲座暮省精选

114 马卉芳 7月21日暮省今晚听了泰山科技学院白军彭部长校园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讲座。白部长用诗一样的语言,画般的PPT展示了泰科的学生活动,他以“森林”为喻,讲解了森林里的大活动(品牌化牵引、数据化供给等)、大书院(三个角度、“三个一”“一个七个方面”)、大文化(四类“曲”),并提出“森林解药”十味配方及两剂搭配,实现学生成长支持。反思:我们学生工作可借鉴其“生态化”育人理念,强化活动品牌与数据驱动,深化一站式和书院空间育人功能,推动异科融合与师生互动;文化建设方面应兼顾集体与个性发展。同时结合我校实际,优化活动时间、空间适配性,平衡竞争与合作,通过精细化设计让学生工作更贴近需求,提升成长支持的实效。

115 王怡荻 7月21日 暮省今天听到了白老师的,校园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讲座,白老师关于“成长支持与森林解药”的分享,通过多元活动与师生共创,激发学生生命的无限可能。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通过“森林”般的校园生态,例如品牌赛事、书院工坊、数据化画像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成长的“解药”。无论是高山型的竞技挑战,还是流水型的低门槛体验,都在引导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创造者”,在活动中完成自我突破与人格塑造。  令我尤为触动的是“师生共同”的理念:教师需放下架子,与学生共膳、共演、共学,将教育融入生活细节。这种平等互动的模式,让校园成为能量流动的“生命合作体”,最终实现“让不可能成为可能”的育人目标。唯有将活动设计升华为精神对话,才能滋养出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命。

106付蔚莹7月21日暮省今晚白军彭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刻体会到,书院制育人不仅需要理念引领,更需要机制创新。泰山科技学院的“胡萝卜+大棒”策略即以积分换学分,既用“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又用“规则”保障落实,巧妙化解了高校活动中“学生动力不足”的普遍难题。反观我校书院建设,或许可从中汲取两点启示:其一,制度设计需刚柔并济。学分是硬约束,但活动本身要贴近学生需求,让“必须参与”变为“愿意参与”;其二,技术赋能不可忽视。像完满教育APP这样的数字化工具,既能降低管理成本,又能让规则透明化,避免“应付式参与”。未来华商学院的书院建设或可尝试将“活动积分”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绑定,同时注重活动内容的多元化和分众化设计,让“大棒”隐于幕后,让“胡萝卜”真正香甜。唯有如此,方能实现从“被动完成”到“主动成长”的育人跃迁。

107郭堪通7月21日暮省今天听白军彭部长关于校园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讲座,深受启发。校园活动是学生成长重要载体,泰科“森林”体系(大活动、大书院、大文化 ),以"品牌化牵引+数据化供给"的模式让活动更具活力,为我校活动优化提供了新视角。“森林解药”十味配方,从动议源起、细节把控到总结提升的全流程设计方法论,以及"师生同在"的核心理念。作为辅导员,更应转变角色,从管理者成为与学生共奏成长乐曲的"陪伴者",通过"三个一和七合一"的书院模式,将教育融入生活场景。以“师生同在”理念,设计兼具趣味与教育性活动,借活动锻炼学生能力,助力学生在参与中成长,让校园活动真正成为育人沃土。


下一篇:喜报 | 我校学工队伍在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推选展示活动中荣获多项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