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企业文化

校园快讯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首页 > 首页 > 正文

学生工作者专业成长研修班讲坛第六期——生涯教育专家钟谷兰开讲,解码学生工作者自爱自洽之道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 01:15 来源: 责任编辑:学生处管理

7月14日,职业生涯规划领域权威专家钟谷兰老师,为广州华商学院首期学生工作者专业成长研修班带来了一场以“学生工作者的自爱与自洽”为主题的深度赋能讲座。这场聚焦个人成长底层逻辑与育人者自我滋养的分享,以专业理论为锚、实践指引为帆,为学生工作者筑牢“爱己爱人自利利他”的成长根基。

6C0C5

深耕生涯规划领域20余年的钟谷兰老师,从呼吸体验、NLP神经语言程序学、三脑机制、正念冥想四大维度,系统解码“自爱自洽”的实现路径。她先通过“随时放松自己”的呼吸练习,教学生工作者锚定情绪稳定锚点,用生理调节筑牢心理韧性;接着解析神经语言程序学“觉察—践行”逻辑,引导大家识别思维惯性,用科学方法突破内耗循环;又拆解“本能脑、情绪脑、认知脑”协同模式,揭示自我调节与沟通赋能的神经科学原理;还带领全场进行冥想练习,传授“专注当下、接纳自我”的实操技巧,亲身示范“用专业滋养身心”的落地方法。这些内容源自钟老师师从世界顶级大师的知识积淀,更经过20余年一线实践验证,为学生工作者打造“自我觉察—成长—赋能”的完整工具链。  

42A11

讲座的核心亮点,在于将“自爱自洽”理论与学生工作深度绑定。钟老师结合情绪疏导、日常沟通赋能等场景,输出实用策略。面对学生“情绪脑主导的抵触反应”,她建议先用呼吸练习稳定自身情绪,再以情绪共鸣建立信任;更强调学生工作者“对自己欣赏与认可”的心态建设——学生工作者先实现自爱自洽,才能成为“稳定的情绪容器”,传递有温度的育人能量。这种“理论讲透+场景用活”的分享方式,让在场老师直言“解渴”,纷纷表示终于明白专业知识不是枯燥的概念,而是能实实在在破解育人与自我成长双重难题的武器。 

57FCA

作为中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启蒙者,钟谷兰老师的影响力早已超越课堂。她主持研发的“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认证培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TTT培训”,20年持续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合著《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再版印刷近60次、销量破百万,成为千万高校师生的“生涯启蒙书”。此次讲座,是她深耕领域的又一次深度赋能——不仅传授知识工具,更传承“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传统精神。

7C09C

未来,广州华商学院将持续邀请行业名家开讲,助力学生工作者在“自爱自洽—专业成长—赋能学生”的道路上,走出更具价值的职业轨迹。 

研修班学员讲座暮省精选

111蓝光进7月14日暮省:今晚参加钟谷兰老师主讲的《学生工作者的自爱与自洽》再次幸运做内容总结,作为辅导员,面对学生的学业压力、情感困惑与成长难题,常不自觉陷入“情绪过载”。钟老师对“三脑机制”的解读,让我恍然大悟:当学生突发危机时,若先被爬行脑的“战斗-逃跑”反应裹挟,便易做出冲动判断;唯有调动认知脑理性分析,同时用情绪脑共情,才能真正走近学生。

今后工作中,将多尝试用呼吸练习给紧绷的神经“刹车”——晨会前深呼吸三次,能让一天的沟通更从容;处理矛盾后闭目调息,能避免情绪内耗。而正念冥想则成了“充电”秘诀,睡前十分钟专注呼吸,既能梳理当日繁杂,也能为次日能量蓄航。

辅导员的自爱从不是自私,唯有先让自己的“系统”保持平衡,才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稳定的“锚点”。心无枷锁,方能载梦远航。

103陈向娟7月14日暮省:今天非常荣幸聆听钟老师关于《学生工作者的自爱与自洽》讲座,钟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三脑机制理论,使我印象深刻。三脑机制理论包括认知脑、情绪脑和爬行脑,它们负责不同的分工。本能脑和情绪脑在危机时会迅速接管身体机制,有过度反应的可能。而过度忽视情绪和身体(直觉)信号则可能导致决策困难、身心疾病。钟老师带领我们进行了放松呼吸练习和正念冥想练习,让我们关注自己的呼吸,关注自己的情绪,给情绪找到释放的出口,这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练习调整自己的身心,同时也可以运用到学生工作当中,例如面对紧张的学生或者心理问题的学生。

102陈霞7月14日暮省:听完今天钟老师的讲座,我特别有共鸣的一点就是钟老师讲的“三脑机制”,尤其是那个“爬行脑”和“情绪脑”容易主导的状态。我们辅导员这工作,真是一天到晚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学生情绪崩溃了、宿舍闹矛盾了、评优评先出岔子了,哪样不是火烧眉毛?有时候学生带着巨大情绪冲进来,或者半夜接到紧急电话,自己心里那个“警报”也一下子就拉响了,心跳加速、脑子嗡嗡的,这不就是“战斗或逃跑”的本能被激活了吗?钟老师说这时候硬着头皮去讲道理(用认知脑)效果不好,太对了!自己都慌着,怎么去安抚别人?钟老师强调遇到困难任务前,先调整好自己状态,这真是金玉良言。以后遇到棘手事,我真得学着先给自己按个暂停键,哪怕就几秒钟,做两个深呼吸,先把自己从那种“被威胁”的本能反应里拉出来,让“理性脑”上线。自己稳住了,脑子清楚了,才能真的帮到学生,而不是被学生的情绪或者突发事件带着跑,搞得自己精疲力尽还解决不好问题。

119姚婉雯7月14日暮省:“自爱自洽”这四个字,看着简单,做起来真不容易,特别是对我们辅导员。今天钟老师点出的问题太戳心了——总觉得自己应该做得更好,对学生对工作总有点“完美主义”,稍微出点岔子或者没达到预期,就忍不住自责。时间长了,心里那根弦绷得太紧,焦虑、睡不好觉都来了,这不就是情绪积压的结果吗?她说的“允许自己放松”、“连接美好事物”,听着简单,但我们常常觉得“没时间”或者“不配得”。钟老师讲到的呼吸练习、想象美好画面的方法,感觉挺实用的,不用花大块时间,课间、午休甚至等学生的时候就能做几分钟。想想也是,我们自己状态好了,心里有能量了,才能给学生更稳定、更有力量的支持。真正的力量不是靠别人高看我们一眼,而是自己内心有底。以后真得提醒自己,别光顾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得给自己“充电”。自己先有安全感,先能善待自己,这份工作才能做得更长久、更有效,对学生也才更有帮助。毕竟,自己杯子空了,怎么给别人倒水呢?


上一篇:校长喊你来广州华商学院上学!
下一篇:解锁国际竞争力 | 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2+2”双学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