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企业文化

校园快讯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首页 > 首页 > 正文

学生工作者专业成长研修班讲坛第八期—— 刘明耀老师解码新时代校园学生危机管理实践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9日 00:54 来源: 责任编辑:学生处管理

为提升学生工作者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专业能力,以更清晰的思路、更妥善的方式化解风险,7月28日,广州华商学院首期学生工作者专业成长研修班第八期讲坛如期开讲。本期特邀国家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明耀老师,以“新时代校园学生危机管理实践”为主题,通过腾讯会议带来线上专题分享。研修班学员侯英杰主持,全体学员线上参会,共学危机处置智慧。

5A877

看清成长路径: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局”

“辅导员的成长,藏在对危机的态度里。”讲座开篇,刘明耀老师以生动比喻切入——将辅导员的工作模式分为“蝉茧模式”(困于事务、被动应对)与“鱼游模式”(主动破局、灵活应变),结局则对应“忙成一个圆”(陷入琐碎循环)与“活成一个尖”(聚焦核心能力突破)。

他强调,校园危机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紧迫性四大特点,需用“过去时复盘、现在时处置、未来时预警”的三维思维应对。“危机不是‘麻烦’,而是成长的契机。”刘老师鼓励学员主动学习危机管理逻辑,在实践中积累“化危为机”的本领。

193EA

锚定角色定位:在舆情处置中守好“责任边界”

互联网时代,校园危机易被放大为网络舆情。刘明耀老师结合某高校真实案例,从法理视角拆解事件脉络,明确辅导员在危机中的角色:既是一线处置者,也是信息传递者、家校协调者。

他特别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43号令),厘清辅导员、学院、学校、家长四方责任,强调“工作留痕是底线,主动作为是关键”——从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响应,到过程中的证据留存,再到后续的家校沟通,每一步都需规范清晰,既避免责任缺位,也防止过度越位,才能妥善化解舆情风险。

3A4DB

锻造危机领导力:用“五力”破局,借“规律”行事

“好的危机处置,是领导力的集中体现。”刘明耀老师提出,危机领导力由“预警力、担当力、驾驭力、凝聚力、成长力”构成。他以“淄博烧烤”现象为例:面对突然爆发的旅游热潮,当地政府以敏锐预警力预判需求、以主动担当力统筹资源、以灵活驾驭力优化服务,最终将“流量”转化为“留量”。

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学生工作。刘老师结合亲身经历的案例分析:某学生突发心理危机时,辅导员以“预警力”提前关注异常信号,以“担当力”第一时间介入,以“凝聚力”联动心理中心、家长形成合力,最终平稳化解危机。他还巧妙结合“金木水火土”五行特性,建议在处置中“像金一样坚定原则、像水一样灵活应变”,让危机处置既守底线又有温度。

2D2B6

化危为机:从“应对危机”到“实现价值”

“别让危机消耗你,要让危机成就你。”刘明耀老师理解辅导员职业的压力与挑战,特别分享了“危机-成长”转化路径:将每次危机经历转化为经验,将经验结构化形成可复制的方法,再将方法打磨为课程,最终打造个人工作品牌,实现

“别让危机消耗你,要让危机成就你。”刘明耀老师理解辅导员职业的压力与挑战,特别分享了“危机-成长”转化路径:将每次危机经历转化为经验,将经验结构化形成可复制的方法,再将方法打磨为课程,最终打造个人工作品牌,实现从“经验型”到“专家型”的跨越。

“经历—经验—课程—品牌—价值”,这一递进式成长路线,为学员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不仅要妥善处置危机,更要在过程中积累智慧,在育人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有效克服职业倦怠。

学员反馈:“刘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操细节,让我对危机处置从‘害怕’变成‘有思路’。”不少学员表示,将把“工作留痕”“责任厘清”“五力锻造”等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既守护学生成长,也助力自身专业提升。

13F0F

未来,广州华商学院学生工作者专业成长研修班将持续聚焦学工前沿议题,邀请行业专家带来更多实战分享,为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学工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579AD

研修班成员讲座暮省精选

118杨李军7月28日暮省

今天晚上有幸聆听了刘明耀老师关于新时代校园学生危机管理实践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校园危机事件的处理需以“防微杜渐”为核心。日常工作中,需强化预警力,通过动态排查学生心理、学业及行为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危机发生时,应以担当力和驾驭力为核心,快速联动校医、辅导员及家长,确保流程合规、处置专业,避免因信息滞后或操作失当引发次生舆情。同时,危机后的复盘尤为关键,需以“成长力”推动经验沉淀,将案例转化为培训素材,完善学院应急预案与责任机制。

未来,我将以“五力模型”为指引,提升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真正实现“化危为机”,为学生安全与学院稳定筑牢防线。

113林月娥7月28日暮省

今晚有幸能聆听刘老师的讲座,讲座内容翔实、案例生动,对于我们提升校园危机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其中,刘老师提出的“100减1等于0”的理念,以及将个人经历“经历-经验-课程-品牌”链条化、价值化的思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前者警示我们危机管理无小事,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全局的失败;后者则为我们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指明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校园危机管理确实是我们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仅考验我们的应急处理能力,更考验我们的日常管理智慧和对学生的关爱深度。

刘老师提到的“预防为主,关口前移”,以及辅导员个人成长路径的“四化”转化,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未来,我们不仅要将讲座中的宝贵经验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更要思考如何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我们的辅导员们像刘老师一样,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可分享、可复制的课程资源,实现共同成长。同时,也要进一步强化全校范围内的危机意识,完善联动机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

114马卉芳7月28日暮省

今晚有幸听了刘明耀老师关于新时代校园危机管理能力提升与应对的培训,刘老师结合多类案例解析了危机的核心要素,包括危机的含义特点、传播类型、领导力等,提出查寝向服务型转变、新时代管理“木桶理论”及“五力模型”,明确辅导员要化危为机,还给出辅导员成长“五步走”等提升内驱力的策略。

作为学生处老师,反思:需切实转变管理理念,从管控转向服务,聚焦学生优点并助力发展;在危机应对中,强化预警与担当,将危机转化为育人机会;推动辅导员通过项目引导、成果赋能,激发辅导员内驱力,让其能既为校争荣,也为己增力,让学生工作更有温度与实效。


上一篇:广州华商学院校友会东莞分会会员召集令
下一篇:广东本科二次征集志愿启动,广州华商学院助你逆袭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