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辅导员队伍的育人能力,持续推动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学校在2024-2025学年组织了以“铸魂育人,赋能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沙龙活动。本次系列沙龙活动紧扣辅导员九大职责展开,旨在通过针对性的交流与探讨,为辅导员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在系列活动中,多位校内外专家和一线优秀辅导员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各期辅导员沙龙总结
新生适应指导:从 “入学” 到 “融入” 的全流程帮扶
2024年10月17日,系列沙龙首场活动中,我校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何顺发老师围绕“以人为本,以爱为根,助力新生顺利融入大学生活”的主题,分享了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环境的方法和经验。


家校协同育人: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 “双向桥梁”
2024年10月30日,文学院谢树萍老师以“家校协同育人——构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为题深度分享,强调家校共育对学生成长、能力提升及家校互信的重要意义。


工作室建设:从 “必要性” 到 “落地实操” 的路径探索
2024年11月4日,人工智能学院陈洋广副院长围绕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展开分享,阐述其必要性,分析面临的现状与挑战,以及工作室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与目标。随后,王洁老师分享了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的务实经验和关键要素,强调每位辅导员都有潜力创建专属工作室。



资助政策解码:让每一份帮扶精准抵达
2024年11月13日,会计学院王丽军老师围绕“高校资助政策与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解析”主题分享,详解国家、地方及校内资助政策,内容扎实、针对性强,为辅导员开展资助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


管理艺术:以 “三心” 护航学生全面发展
2024年11月27日,国际学院学工主任关慧慧以“辅导员管理之道”为题分享见解,提出以细心、耐心、爱心开展工作,助力了解学生需求、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办法。


科研能力进阶:从 “观念建立” 到 “论文发表” 的全链条指导
2024年12月11日,泰国格乐大学吴文全博士受邀开展分享,系统阐释了科研的基本概念与核心目的,深入剖析了科研能力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助力辅导员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随后,郭成喆博士结合个人研究经历与心得,详细分享了从科研项目选题策划、研究方法运用,到论文撰写、SCI论文投稿发表的关键要点与策略。



危机应对指南:筑牢校园安全的 “第一道防线”
2025年4月16日,数字金融学院邱会锋副院长围绕“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展开分享。他剖析高校现状与问题,解析校园危机事件的特点,明确辅导员的定位与职责要求,阐述应对的策略与流程,为提升辅导员危机应对能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提供指导。


心理与就业双护航:精准干预 + 方向指引
2025年5月21日,数字传播学院谢清明副主任分享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经验,建议辅导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秉持“多倾听、少评判”原则,通过多种方式全方位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实现精准干预。随后,健康医学院杨李军主任结合学校实际,分析民办高校就业形势,指出学生面临的内外挑战并分享应对策略,助力学生明晰方向、稳步发展。



日常管理与科研提升:实操案例 + 理论根基双赋能
2025年6月11日,教师教育学院江庆基副主任围绕“党团班级建设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分享经验。他结合具体案例,讲解党团引领作用、班级管理策略及事务处理要点,为辅导员提供实操范例。随后,创意与设计学院钟纯主任阐述辅导员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点与途径。他表示辅导员需紧跟时代步伐,持续提升科研能力与专业素养,为学生工作筑牢理论根基。



思想引领研讨:从 “痛点破解” 到 “行动落地”
2025年6月25日,最后一期沙龙活动聚焦“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主题,各小组针对一系列直击工作痛点的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通过充分交流与碰撞,不仅深化了对相关工作的认识,更为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效融入思想理论教育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根据学校开展的辅导员沙龙活动效果问卷调查,本次系列活动整体满意度较高,达92.31%。辅导员们对活动的时间安排、主题设置、内容深度与实用性、分享者表现等方面均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活动对他们的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未来,我校将继续秉持“铸魂育人,赋能成长”的理念,持续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不断优化内容和形式,提升活动质量,助力辅导员肩负铸魂育人使命,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