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企业文化

校园快讯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首页 > 首页 > 正文

案例研讨促提升,谈心谈话强能力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8日 20:08 来源: 责任编辑:学生处管理

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增强辅导员危机处理意识,以及在沟通与解决学生问题上的实际操作能力,4月27日下午,学生处和益心园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工作室在肇庆校区举办了2025年第1期辅导员培训,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赖冠东老师、谢超老师、各学院辅导员共28人等参加了本次培训。

实战研讨提升本领

10046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环节紧凑,旨在帮助辅导员提高处理学生复杂问题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危机个案的应对能力。本次案例研讨主持人是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益心园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工作室成员李娇娇老师。


本次案例研讨主题是“快速响应·精准干预”学生工作实战训练,培训形式是将参与对象分为5人一组,严格遵循信息研判→案例研讨→情景模拟三环节,确保逻辑清晰、实操性强,提升信息抓取能力、决策效率与临场沟通技巧。


三环节炼应急之能

信息研判(15分钟)

活动设置学生工作典型案例,引导小组成员聚焦分析。各组需精准识别1个显性矛盾(如学业预警与学生厌学情绪冲突)及1个隐藏风险点(如潜在心理危机或家校沟通盲区)。经组内充分讨论与分享,主持人提炼案例核心矛盾与深层隐患,为后续方案制定提供清晰研判基础,强化问题分析的系统性与前瞻性。

18052

案例研讨(25分钟)

开展“电梯演讲”,每组聚焦1个核心问题。各组讨论紧扣危机干预核心,体现责任意识,核心是贯穿“生命优先、法理并重、持续跟踪”原则。在危机干预工作中,需强化红线意识,坚守“不隐瞒关键信息”“不单独接触高危学生”等底线,通过全员合规培训避免次生风险。资源整合方面,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校医、班主任联动机制已较清晰,但需明确与公安、医疗等校外资源的对接流程,保障应急响应无缝衔接。行动上,遵守“先稳情绪、再保安全、后分层干预”的指南,补充“首接负责制”与“24小时陪护”细则,家校沟通要平衡隐私保护与信息透明。

情景模拟(15分钟)

为提升辅导员应急沟通能力,案例研讨第三个环节是情景模拟实践活动。活动中,各小组通过“碎片化角色扮演”,聚焦案例冲突瞬间,两两一组演绎辅导员与家长、学生的谈心谈话场景,其余组员化身观察员细致记录。结束后进入 “闪电复盘”环节,观察员用生动形象的表情符号,直观评价角色表现,主持人汇总高频符号,精准提炼沟通亮点与不足。

学践结合守护成长

本次案例研讨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既夯实了辅导员危机干预的理论根基,又强化了实操能力。研讨强调,辅导员需持续提升谈心谈话技巧,将案例分析成果深度融入日常工作,引导学生从典型案例中汲取经验、树立责任意识。同时,辅导员应充分调动学校心理、安保等部门资源,完善家校协同机制,通过常态化沟通凝聚教育合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安全防护网络。


上一篇:公示|广州华商学院第三届校园之星评选名单公示
下一篇:音为青春,所以梦响|“音为青春”辅导员工作室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