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广州华商学院20周年华诞,以非遗体验的形式表达华商学子对学校的深厚情谊与祝福。11月11日,由创意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李宏复、古文胜老师带领华商书院四会分院刺绣工坊小组成员和校内30名同学,在书院非遗基地开展中国刺绣实践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由学生处主办,肇庆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华商书院四会分院承办。


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以20周年校庆为主题,是宣传中国刺绣文化的重要教学环节,突破传统课堂局限,将祝福学校与刺绣相结合,精心设置“溯源针线”“穿针引线”两大实践模块,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表达对学校的真挚祝愿,在一针一线中感悟刺绣的的文化之美。


在 “溯源针线” 模块中,李宏复教授介绍了刺绣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种类,展示了刺绣文化的源远流长。通过从懵懂到流畅的练习,学生在一针一线中深刻领悟了中国刺绣美学的独特魅力,掌握了中国刺绣的四种针法。

在“穿针引线”实践中,“非遗刺绣” 工坊内,学生在掌握图样描摹基础后,熟练运用平针、锁针等基本针法塑造校徽形态,尽管是统一纹样,大家却绣出了不同风格:有的用暖色调丝线让纹样更柔和,有的在曲线边缘加重线迹强化视觉张力,还有的微调了针脚密度,让几何分层更有呼吸感。当最后一针收尾,每个人都捧着绣好的纹样作品:曲直交织的线条、规整的对称结构,既保留了纹样的核心气质,又带着各自的指尖温度。

刺绣过程不仅锤炼了学生的耐心与细心,更实现了二维设计稿向三维触感的转化探索,深化了对 “形态与肌理”、“秩序与变化” 关系的理解。

本次活动的物料筹备完全按照策划案标准执行,为参与同学提供了优质绣布、彩色丝线、专业绣绷等全套工具,同时搭配了传统纹样图谱与创意设计参考图,满足不同需求。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仍沉浸于刺绣中不愿离开活动室,并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学到了实用技能,又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希望以后能多参加”。

本次活动,以非遗体验的形式,为广州华商学院20周年校庆增添独特的文化氛围,表达学子对学校的深厚情谊与祝福。通过亲身体验刺绣,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将美育教育融入实践,提升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专注力和艺术审美能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共同学习中增进友谊,凝聚爱校情怀。

一针落,是传统的回响;一线起,是文化的新生。这场刺绣体验,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传授,更是一场文化的相遇。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带着这份指尖的温度,将刺绣的美好融入生活,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