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在线!揽获25项省级
荣誉归来
广州华商学院凭借优秀的育心工作在省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学术年会中
一举斩获25项省级荣誉!
近日,2024-2025年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学术年会在广东省中山市顺利召开。作为全省高校领域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权威盛会,本次评选汇聚150余所院校同台角逐。凭借在心理育人领域的扎实深耕与创新突破,我校在激烈角逐中一举斩获“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等25项省级荣誉。值得关注的是,我校实现了连续7年,第4次蝉联“先进集体”称号,彰显了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实力,也激励着我校带着这份鼓励继续稳步前行,在育心道路上精进不辍。
大会主题

大会以“优秀传统文化与人工智能推进高校心康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系统总结近两年来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成果,全省高校学生工作相关领导、专兼职心理教师代表共200余人参会。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李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表彰
会议表彰了2024-2025年度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经组委会专家的严格评选,我校斩获25项荣誉,这是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度认可与肯定。其中,广州华商学院心康中心获评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李湘主任、吴连宁老师荣获“教学督导师”称号;吴连宁老师、胡小娟老师、刘甜玲老师分别获的“20年奉献奖”、“10年敬业奖”; 陈少鸿老师、杨李军老师获评“先进个人”称号;李娇娇老师、陈梅老师、张超老师、吴连宁老师等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共17项。








立德树人 育心铸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一、机构设置与制度建设
2007年9月,学校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文件精神,下发了《关于成立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的通知》(华院〔2007〕22号),廖榕就董事长和学校主要领导参加了在厚德楼举行的心康中心成立揭牌仪式。
心康中心历任主任:
2007年09月-2012年12月 王笑
2012年12月-2024年06月 侯小花
2024年06月-至今 李湘


心康中心成立之初仅有1间工作室,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在广州校区厚德楼和肇庆校区6号楼设有相应的功能室,占地面积约488平方米。心康中心除配有常规的办公设备外,还配有音乐放松椅、心理沙盘、宣泄器具、素质拓展器材、心理健康类书籍、智为心理档案管理系统等专业设备。

心康中心不断引入校外专家资源,实现专职心理教师专家化、专职辅导员专业化。



2007年以来,学校陆续出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工作职责》《心理咨询保密制度》《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五级防护网络体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安全监护管理办法》《关于心理问题学生复学补充说明》《广州华商学院心理问题学生复学评估制度(试行)》等工作制度。




2013年起,心康中心内部形成每周业务研讨制度,动态跟踪学生心理状况。2021年开始,心康中心定期召开各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会和内部研讨会议,动态追踪“2+2”办学模式下两校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2025年3月,对全校学工队伍及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工作资质合格证”相关培训,提升学生心理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心理危机预防监控网络
2008年,学校开始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2012年,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2016年,学校成立二级学院心康工作小组。至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五级防护网络体系正式建立,其中一级防护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二级防护是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三级防护是二级学院心康工作小组,四级防护是班级心理委员,五级防护是宿舍心理信息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五级防护网络体系的建立,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覆盖,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及时的心理关怀;提升了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和处理能力,有效降低了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实践证明,五级防护网络体系的成效显著,为学校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心理环境,有力支撑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
2014年开始,心康中心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档案,并将普查结果进行反馈。2017年,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领导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2014年,学校购买凌志心理档案管理系统,2020年更换为智为心理云平台管理系统,更加科学实现信息化管理。学校学生心理测评工作通过科学、规范的评估手段,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监测,使得学校能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为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在历年心理筛查中,学校及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学生,对他们实施早期干预,避免严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学校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对于提升教育质量、构建健康校园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8年,心理健康协会成立,同时每个班级选出心理委员,每个宿舍选出宿舍信息员,组成学生自助心理服务队。2014年,建立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协会,由校心理健康协会统一管理,至此,校级、院系两级学生组织成立。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2009年初,经学校研究决定,由心康中心负责开设18学时、1学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并于2013年开始筹建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
2018年7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开始增至36学时、2学分。
2009年9月,心康中心面向2009级全体新生,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此后在心康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课程建设体系完善,效果良好,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均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2024年9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推行小班制教学。
2025年9月,全面实行小班制教学,加强体验互动式教学,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实效性,在此推动下,学生们踊跃参与省厅竞赛,2022年至今,在5.25活动中共获得8项省厅荣誉奖项。

四、心康教育特色与成就
建成升级“心灵驿站”、“心康小院”、“心理读书室”、“正念放松室”及首批7个二级心康站特色建设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全面推行小班制。
心康中心自成立以来,曾多次受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的表彰,连续四度被授予“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多位教师分获“优秀心康中心主任”、“二十年奉献奖”、“十年敬业奖”、“先进个人”等省级表彰。近五年获批省厅级课题5项、校级6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一人被评为校优秀科研工作者。

这些荣誉既是对工作成效的高度认可,也激励团队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心理育人模式创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与良好心理素质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