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事务

企业文化

学生事务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首页 > 正文

考研指南 | 院校分析数据-考研er注意看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8日 10:33 来源: 责任编辑:学生处管理

考研加油

IMG_256

2022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为457,较上一年度增加了8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数据,2022年广东省全国硕士应考26.3万人,比上年增加6万人,增幅达30%实考21.3万人,参考率81%,略高于去年。可见,考研人数逐年增长,竞争也相当激烈。

 

IMG_257

IMG_258

 

01

考研加油

 

23考研的学长学姐们正在紧锣密鼓复习

咱们24考研的小伙伴们也逐渐将考研提上日程啦

 

考研第一步就是选择院校与专业

选择选得好,备考少烦恼

很多同学都会问老师

  “ 

什么学校好考?

什么专业好考?

目标学校的信息怎么查找?

我只求上岸!/(o)/~~

 

......

IMG_260

 

 

 

 


如何选择院校

一、客观评估自身实力

 

考研是一场全国性的选拔比赛,既然是选拔,那就意味着淘汰。或许绝大多数研友们都想在考研中选择最好的学校,但考研不像高考,可以等成绩出了再择校,在考研预报名时你就要选择你心之所向的院校了。很多院校或者专业都会出现扎堆热,竞争巨大。所以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各位研友还是要评估下自身的学习成绩,选择合适自己的院校。

 

二、本科院校实力

 

很多同学都会关心院校是否歧视双非,这可以看出本科院校实力对于考研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绝大多数院校还是挺看中学生本科院校出身的,当然考研最终还是以成绩论英雄的,学习能力的强弱也是决定能不能被录取的要素之一.

 

三、理想城市、未来定居城市的选择

 

大家都是有心之向往的理想城市,或是未来想定居的城市,那么考研择校时可以优先选择该城市的院校,也便于锁定院校范围,如果是回老家发展,也可以考虑老家或者附近省会城市的学校,自己老家附近的院校,大部分会有属地效应哦!

 

四、锁定院校,时刻关注院校核心数据

 

与高考不同,考研的院校的每年录取分数线是最不具备参考性的。专业课大部分院校都是自命题,难度不一,院校数据主要看以下几方面:

1. 招生人数:各位研友们在查看招生人数一定要万分注意!有部分院校公布的招人人数是统招+免试入学的总人数,部分院校是单纯的统招人数,在查看招人人数时务必要看清楚招生名额,尽量避免只找1-2人的院校。

2. 报录比: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报录比越大则竞争越激烈。可以在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或者研招网查询下近几年以来的报录比,可以提前预判下报考竞争程度,理性选择。

3. 分数线:考研的分数线包括国家线、校线、院线、专业线,每年的分数线都不太一样,研友们可以多查阅下近几年来的分数线,可以精确到理想院校的院线、专业线分数线,尽量选择波动平稳的院校专业,对于部分波动较大的院校比较容易暴雷。

4. 复试差额比:复试差额比=进入复试的人数/最终录取的人数,复试差额比越高,则代表复试的竞争激烈程度越高,复试中被刷的风险越高。

5. 院校是否存在本科歧视、是否保护第一志愿:部分院校复试存在本科歧视,或直接规定不要二本院校的学生,故双非本科院校学生不要轻易尝试。而保护第一志愿的院校是一志愿先复试,这类院校对于一志愿学生比较友好。

 

如何选择专业

 在考研选择专业方面,可能就不像择校这么轻松的选择了,因为选择专业上,要考虑本科专业,也要考虑跨专业的风险。那在选择专业方面我们要如何抉择呢?

一、选择本科专业

 

如果本科专业还不错,自己也喜欢本科的专业,那么考研继续选择本科相关专业,其实对于考研来说是有优势的,毕竟专业科考试就比那么跨专业考试的学生多4年学习时间了。

 

二、名校弱势专业

 

这个选择是给有名校情结且成绩稍弱的研友们的,每个名校都有自己的弱势专业,就如同普通院校的也有强势专业一样,如果单纯是冲著名校文凭去的,那么名校弱势专业是可以考虑的。

 

三、选择目标院校跨考

 

如果你本科专业是一个天坑,自己也有目标专业或者为了后续就业、考公、考编、考博等有心仪的专业,那么也可以选择跨专业考试,只不过要结合院校多重考虑,毕竟跨专业考试需要勇气,也需要实力的加持。

 

华商学子们,加油!!!!

 

 

 

 

 

 

 

 

上一篇:广州华商学院关于2022-2023学年校内助学金受助名单的公示
下一篇:入冬小帖士 | 用心关注消防安全 协力守护美好校园